推动科技融合,助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军民融合作为国家战略,其核心是科技融合。科技肩负着富国强军的双重使命,充分发挥科技对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带动作用,事关发展全局。知识产权作为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和有效保护形式,如何理解其在军民融合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又在哪里呢?
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科技工业中产生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技术秘密、著作权和商标权等。普通知识产权专注于民用领域,知识产权则专注于领域。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转化。
知识产权对于军民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意义
在一定程度上,科技成果只有形成知识产权才能依法进行保护、交易和实现产业化,军民融合产生的科技成果得以保护、交易和实现产业化时,才能实现、民用以及军民两用技术的进步,推动建设以及经济建设的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化。
从知识产权管理与转化来看军民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知识产权质量不高阻碍军民科技成果转化
在市场经济下,知识产权管理与转化的对象都是“过硬”的技术。但是在领域市场化程度低,一些专利的申请仅仅是为了完成指标,“报奖专利”、“职称专利”等现象比较多,造成了不具备转化前景的专利数量过度。
军地智库认为,没有了市场杠杆的作用,专利申请的目的性很强,与转化、应用的实际归属越偏越远。
2、民参军企业无法享受知识产权的补偿机制、优惠政策等,降低了民参军的热情
在计划经济时代,民营企业与建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存在很大的隔阂。即使是现在,民企参与市场竞争的范围也主要局限在军民通用装备和一般配套产品上;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的申请、管理等主要集中在武器装备的总体和关键分系统上,这是目前民企很少涉足的领域。针对民企参与知识产权的补偿制度等尚未建立,很难享受多项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阻碍了民参军的步伐。
3、知识产权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导致转化效率低下
在军转民方面,由于涉密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信息流通困难,军民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了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开发,造成资源浪费。在民参军方面,民企由于缺乏有效的推介渠道,无法将自己的优势技术推介给企业,在转化与产权保护上困难重重。
军地专利创新平台和军民科技融合平台的上线在聚合军、民知识产权与科技成果的转化方面成效显著,通过信息互通有无实现军民领域的资源整合、要素融合,终推动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对症下药、宏观着手,需要市场调节的就交给市场。作为军民融合要素的军民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运营都应充分发挥好和市场两只手作用,服务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
查看全部介绍